文案轉做策劃要學些什么?
我也是從文案一步一步轉為策劃的,所以在這里,我愿意把我轉型的經驗分享給你。
我本是雜志社編輯,因為覬覦隔壁活動部門的策劃工作,所以經常跑去偷師,我以幫忙做文案和執(zhí)行的角色潛伏了下來,為了完成轉型,我給自己制定了“偷師計劃”,最終的結果證明非常有效。
學習策劃思維
從文案到策劃,最關鍵的轉變是思維。
文案思維和策劃思維有什么不同呢?
策劃為了完成目標,需要得到人們的幫助,于是想到了一些能讓人們提供幫助方法,之后他需要文案去告訴那些有可能提供幫助的人,而文案的工作目標是通過文字勸導盡可能多的人們提供幫助。
可以看出,策劃是戰(zhàn)略制定者,需要大局觀,為最終結果負責;而文案是執(zhí)行者,只要扮演好“勸說者”的角色,對認同和追隨的人數(shù)負責。
文案要想轉型策劃,就要有意識的跳出既定的思維,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。
我的經驗是,每次接到文案工作的時候,我都會問自己一些問題:
這個策劃的底層邏輯是什么?為什么策劃中會有這樣的環(huán)節(jié)設定?換成別的行不行?這個策劃最終要解決的問題/達到的目的是什么?
……
一段時間以后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你的問題越來越多,你的思維也就慢慢轉變了。
模擬策劃方案
從0-1學習的最好方式是模仿,而模仿是需要不斷進階的。
模仿的第一步是閱讀大量的策劃案例。成功的、知名的策劃案例有很多,網絡上可以搜集到的已經足夠你初期學習了。你也可以近水樓臺,把自己工作中的策劃案例好好學習一下。
案例達到一定量之后,你需要進階,自己剖析成功的活動。就算是策劃人也一樣活在別人的策劃中,所以你可以剖析生活中遇到的活動,按照策劃的思維把活動記錄下來,然后剖析他的策劃邏輯,細節(jié)設置。
當你完成這一步,就會再次進階——模擬策劃。當年的我會在接到文案任務后,參加策劃會議前,自己模擬一個項目的策劃方案,時間來不及的時候哪怕只是個框架和一些一閃而過的創(chuàng)意想法。然后我會把參與的策劃會議錄音,回去之后就自己的模擬策劃方案回答會上大家提出的問題,再對照會上討論的解決方案,最后把我的方案與確定方案進行對比,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優(yōu)勢。
走到這一步,你的轉型之路就見到曙光了。
了解執(zhí)行工作
文案轉策劃最容易出現(xiàn)的問題就是方案浮夸不容易落地。所以從文案轉策劃必須要重視執(zhí)行。
文案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需要天馬行空的,需要讓人們相信虛幻的美麗的夢中有自己,所以文案只要深入人心,觸碰柔軟,幾乎沒有邊界。但是策劃不行,策劃是要天馬行空的想,然后踏踏實實的干,是要收放自如的。還是我常說的那句話“再好的策劃,不能執(zhí)行等于零”。所以文案轉做策劃后,一定要時刻把“可執(zhí)行”記在心頭,把那些情懷、夢想、文藝、人性……統(tǒng)統(tǒng)放在“可執(zhí)行”的屋檐下。這一切的基礎只能是基于你對執(zhí)行工作的了解。
以上是我轉型的經驗之談,說起來很簡單,但是真正做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,更有很多細節(jié)需要不斷調整。如果你正處轉型期,有很多細節(jié)上的問題,不妨關注我,我會把我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你。
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,幫我點個贊吧,這將是我繼續(xù)分享活動策劃經驗的最大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