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文字功底才是文案成功與否的基石
好的文案,總需要一些尋尋覓覓、驀然回首。
(1)
關(guān)于文案,很多人都在強調(diào)它“營銷”的內(nèi)核,但別忘了,其表現(xiàn)形式始終是“文字”。
“營銷”和“文字”,是文案的“靈魂”和“肉體”,少了哪一個,它便不能稱之為文案。
但如今關(guān)于文案寫作的文章中,講營銷者多而論文字者少,因此給很多人造成一個錯覺,認為文字不重要。
可空有一副有趣的靈魂,但肉體鄙陋粗俗,也不會招人喜歡。
一個文案的文字功夫不到家,可能連成為文案的資格都沒有,因為在文案面試的題目中,文字技巧的考核必定會出現(xiàn)。
比如曾經(jīng)有家公司的文案面試題目,就是為“一朵插在筆筒里花”寫十個不同的標題。
這種題目,就是單純的考驗文字的創(chuàng)意表達。
?。?)
文字的有趣之處,在于同樣的文字,不同的組合排序能給人不同的感覺。
而善文字者總可以在多個組合中,找出最優(yōu)者推到大眾眼前,這種才華,一靠天分,二靠勤奮。
關(guān)于天才型文案,這里沒有討論的必要,那是上帝的工作,而勤奮型的文案,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做到的。
比如在我剛成為文案的前幾年,有一個前輩就告訴我一個“文案窮舉法”。
“窮舉法”,是一個在文案寫作時,常用和必備的技能,它雖然看似愚笨,卻是找到最佳表達方法的基本途徑。
它更像玩一場文字游戲:
通過將同一主題的文案,不斷變化排列,以找出最佳的表達方式。
?。?)
比如,當表達“春天終于來了”這一個主題時,我們就可以通過不斷的“窮舉”,來找到最好的表達方式。
我們可以加一個標點,或者調(diào)換一下順序:
春天,終于來了。
終于,春天來了。
終于來了,春天。
我們也可以增加或者減少一些字:
春,終于來了。
春天,來了。
春。來。
春。終于來。
春,終來。
我們也可以借用其他表達方式:
比如加入北京話元素:春兒,您來了嘿。
加入詩詞元素:春來,吹面不寒。
加入童話元素:春天,灰姑娘的一架馬車。
加入愛情元素:春來,又思春。
加入現(xiàn)實元素:春天,就是寫字樓里的窗外;春天,跑贏了冬天。
運用比喻:春天,是冬天的夢境;無數(shù)的凡心,才聚集成了一個新鮮的春…
如此不斷變化角度, 加入各種元素重新組合,直到找到你認為最佳的表達方式。
其實一切看似靈光一閃的藝術(shù),背后都在尋尋覓覓。
(4)
在平時的生活中,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,來鍛煉文字的創(chuàng)意技巧。
比如發(fā)朋友圈時,作為一名專業(yè)文案,對于文字的基本審美還是要有的,這是對自己職業(yè)最起碼的尊重。
當某個雨天,你心情愜意的在家呆了一天,想要發(fā)個朋友圈嘚瑟一下,便有多種表達方式:
可以用典:
微雨、輕風、魚兒不出燕子不斜。
可以哲理裝逼:
雨在雨中,雨的前面還是雨。
當然,也可以平實但有趣:
這一輩子,總會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過天情。
?。?)
如果一個文案不熱愛文字,除了工作之外絲毫沒有動筆的欲望;如果一個文案,看到好文字沒有一種天然的沖動,不曾為了讓文字表達更漂亮,而寫到幾乎癲狂。
那么他沒有任何理由,成為一個好的文案。
好的文案,總需要一些尋尋覓覓、驀然回首。